首页  课程简介

校内评价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 2014-12-08  浏览次数: 294

 1.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
  学院督导组通过听课,查看教案,抽查实验报告和作业,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评价。认为:以王永华老师为负责人的课程教学小组备课认真、教材及参考书选用合适,教学内容充实、系统,授课过程中给同学提供了非常大的学术信息量,并且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加以授课;设计的各类教学环节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培养要求,特别是在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方面,效果显著;学生普遍感到主讲教师在讲课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学生通过此课程学习,在电气控制系统及PLC控制系统设计开发方面长进明显。督导组认为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优秀”。

2.校内学生评价

电气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张宝珍: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这门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实验室老师精心设计的实验,还是这门课程的课程设计,都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教学方式包含其中,使我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了继电器控制技术同现代电气控制的联系和区别。首先继电接触式控制在小型电气系统中还普遍使用,它是构成电气控制的基础。而电气控制系统中的信号采集和驱动输出部分仍然要由电气元件及控制电路来完成,精炼全面的介绍了电气控制的精髓。

在实验中,我通过王永华教授提出的简单设计法,很快掌握了PLC的编程方法和技巧。在简单设计法中,只要找出相关控制对象的开启信号、关断信号、开启约束条件和关断约束条件,把他们带入简单的公式中,便很快明白了控制思路,从而顺利地完成程序的编写。

通过课程的培养,老师的实验指导,我很快就熟悉了PLC的结构、工作原理、编程环境、程序设计方法。我还独立完成了基于顺序功能图的十字路口红绿灯PLC的程序设计,我相信,这种授课方法和实验模式必将在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带来无尽的指导意义。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生周创迹:

   在上学期学习了可编程控制器的这门课程。使用的是王永华教授编写的《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教材。以编排合理的教材为基础指导,加上课堂上有编程经验的老师生动讲解,结合工程实例课堂现场编程演示,使我们上课时能够有足够的兴趣与老师同学进行积极的问题讨论;课后我们在开放性实验室里,对学过的例程做实验验证,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及时与老师同学沟通讨论,这样的学习模式使我对PLC这门课程产生了很大的学习兴趣。

课程结束后,利用实验室条件用各种方法独立编写了简单的电机启停控制程序,在学校的开放实验室老师悉心的指导下完成了实验调试,并与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作比较,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不仅了解了PLC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还对当前工业控制的前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常到中国工控网等相关网站查阅最新资料。为以后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对以后的就业方向有了足够的信心。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学生包洪恩:

   在本学期学习了“现代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这门课程,通过对这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使我的专业知识增加很多,建立了初步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概念,学会了电气控制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了解了PLC工作机制,学会了简单控制程序的编写,并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课堂和课后实践活动,特别是实际项目设计开发的参与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自己学习这门课程的心得加以简要描述。

   对于这门课程开始的时候感觉比较生疏,以前没有怎么接触电气控制原理图,是老师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很好的将生活或者教室的各种低压电气的控制原理和设计方法在课堂进行讲解,这样一来让我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大增,而且很容易理解和学会初期简单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在掌握了基本的知识之后,老师又以国外先进设备的电气原理图为模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学习,一是可以看到这门课程的实际应用,二是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前沿性,老师这样的上课方法及新颖的讲授内容极大的鼓舞我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

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学习难点就是程序编写的学习,我和绝大部分同学在开始学习的时候都是一头雾水,很难理解和理清那些网络程序或者指令的执行,而在学习完这门课程之后,我现在能够轻易的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之所以能够掌握这些简单的变成技巧和方法,我总结为以下几点:(1)选用课本针对性的小例子非常经典和实用,一旦学习掌握,在之后的应用中非常方便和快捷;(2)老师没有直白和罗列的讲授基本编程知识和指令的使用,而是以我们同学非常熟悉的某些控制方式为编程的素材进行实际程序的编写演示,在演示过程中我学会了一个个指令的使用,而且能够初步掌握在指令的使用场所;(3)老师时常用工程应用的点点滴滴活跃课堂气氛,以PLC应用趣事和多学科知识增强我和其他同学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由于我和其他同学能够在课堂上获取除课本知识以外很多课外知识,增强了我们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都让我和其他同学非常喜欢这门课程,上课效果自然也就很好了。

   这门课程的实践学习也让我收获非常大,实践内容灵活多变,用不间断辅导和知识讨论的方式代替了机械固定的实践流程,让我有时间、有渠道、有深度的了解和把握书本知识,从而初步认清和摸索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的方法。

2.1学生评教指标及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近3年评教数据

 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优秀

良好

中等

合格

不合格

教风师德

关心学生,教书育人

10.00

8.00

6.00

4.00

2.00

教学态度

作业批改,辅导答疑

10.00

8.00

6.00

4.00

2.00

讲课认真,治学严谨

10.00

8.00

6.00

4.00

2.00

教学内容

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10.00

8.00

6.00

4.00

2.00

思路清晰,阐述准确

10.00

8.00

6.00

4.00

2.00

内容充实,信息量大

10.00

8.00

6.00

4.00

2.00

课时分配,科学合理

10.00

8.00

6.00

4.00

2.00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培养能力

10.00

8.00

6.00

4.00

2.00

教法先进,气氛融洽

10.00

8.00

6.00

4.00

2.00

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好,收获很大

10.00

8.00

6.00

4.00

2.00

2.2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近3年评教数据:

学 年

王永华

江豪

陈志武

安小宇

李金城

10/11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11/12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12/13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Copyright© 2014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Dongfeng Road Zhengzhou City,N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