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历结构
姓名 | 主要学历 | 专业 | 学位 | 备注 |
江豪 | 研究生 | 电气工程 | 硕士 | |
陈志武 | 研究生 | 自动化 | 硕士 | |
安小宇 | 研究生 | 自动化 | 硕士 | |
李金城 | 研究生 | 自动化 | 硕士 | |
孔汉 | 研究生 | 电气工程 | 硕士 | |
郑安平 | 研究生 | 自动化 | 硕士 | |
曹卫峰 | 研究生 | 电气工程 | 硕士 | |
二、师资配置情况
分类 | 人数 | 比例 | 分类 | 人数 | 比例 |
职 称 结 构 | 教授 | 2 | 20.00% | 学 历 结 构 | 博士 | 2 | 25.00% |
副教授 | 3 | 30.00% | 硕士 | 6 | 75.00% |
讲师 | 3 | 30.00% | 本科 | 0 | 0% |
外聘高级工程师 | 2 | 20.00% | 本科以下 | 0 | 0% |
小计 | 10 | 100% | 小计 | 8 | 100% |
年 龄 结 构 | 60岁以上 | 0 | 0% | 学 缘 结 构 | 本校 | 0 | 0% |
51-60岁 | 1 | 12.50% | 外校 | 8 | 100% |
41-50岁 | 1 | 12.50% | 小计 | 8 | 100% |
31-40岁 | 6 | 75.00% | 具有出 国工作学习经历 | 0 | 0% |
| | |
本课程拥有一支治学态度严谨,业务水平精湛,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知识结构:所从事的教学和研究方向有先进自动化技术集成与应用;工业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业系统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网络化测控系统;自动化仪器与仪表;伺服控制系统研究;现代工业测控技术等,知识结构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较合理。
年龄结构:51-60岁1人,41-50岁1人,31-40岁6人。
学缘结构:课程组成员分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学缘结构合理。
学历结构:博士2人,硕士6人。
职称结构: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外聘高级工程师2人。
师资配置:本课程是我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的必修课。其中,自动化专业每届招收2个教学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每届招收2个教学班,总招生人数约为240人左右。教师与学生比例大约1∶20,其中教授(含副教授)与学生比例为1∶40,辅导教师与学生比例为3∶80,实践指导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80。另外,本课程还作为机电类专业的必修课,学生总数大约540多人。
长期外聘有企业背景的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讲解和本校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工业生产工艺过程中电气控制系统。外聘专家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制订、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并承担学术讲座的任务。